一首腹痛腹胀验方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原创 明医秦永亮 明中医 2025年03月22日 21:29
王某,男,75岁,以“腹痛数年”为主诉于2025年3月6日就诊。数年来,右下腹痛,没有规律,时轻时重,多个医院就诊,考虑“阑尾炎”,但多次检查并不支持。多年来,多次口服中西药物治疗,效果不佳。现症见:右下腹痛,伴腹胀,疼痛无规律,大小便正常。平素畏寒,喜热食,进食凉食无碍。舌质淡暗,苔白,脉弦硬。考虑肝脾不同、气血瘀滞证。处方如下:炒白芍12g、炒白术10g、茯苓10g、当归10g、柴胡12g、元胡12g、枳壳10g、紫苏梗10g、厚朴10g、三棱10g、莪术10g、香附12g、白芷6g、醋五灵脂12g、甘草6g 上述为颗粒剂,日1剂,早、晚温服。7付后大效,续服巩固。
这张方其实是两个方的合方,一个是张勋中老师的经验方力元汤(炒苍白术各12g、茯苓12g、当归12g、白芍15g、乌药12g、元胡12g、厚朴12g、枳壳12g、紫苏梗12g、甘草3g。主治范围:胃脘部痛、胀、滞、呕吐、吐酸、腹泻、纳呆、嘈杂等症)。一个是张勋中老师的常用方、李统华老师的经验方心腹痛安汤(三棱12g、莪术12g、 白芍15g、 灵脂12g、 香附12 g、川楝子12g、 甘草3g,气虚加黄芪30g 歌诀:李氏心腹痛安汤,棱术芍草五灵香。另有川楝共七味,气虚黄芪加之良。主治:胃脘突发剧痛,愈后如常人,平时胃脘部没有明显胀满疼痛、呕恶、泛酸、烧灼等表现,舌质暗淡或紫,苔白脉沉弦或涩)。
关于力元汤的形成过程,张勋中老师曾回忆说: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农村非常贫穷,以红薯为主食,脾胃病非常普遍,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,治疗此类病证往往取效较微。虽然在大学期间跟随李振华 老师学习不少,但并未掌握其精髓,为难之时常温习《黄帝内经》 有关脏腑的生理病理学说,逐渐悟出其中道理:脾胃在五行属土,胃属足阳明,喜润恶燥,以降为顺;脾属足太阴,喜燥恶湿,以升为顺。《素问 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苦湿,急食苦以燥之。”这里的苦应为苦温。《天元纪大论 》:“阳明之上,燥气主之”,“阳明燥土,得阴自安。”后之医家,多有论之。所以治疗脾胃系疾病,应该本着“燥润相济、调和阴阳、理顺气机”之法。
力元汤就是根据以上宗旨,临床上逐渐推敲,几经筛选而形成的。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而灵活加减,大都能取得满意疗效。
临床上对于胃脘胀满、疼痛,力元汤效果满意,并且经过灵活应用,不仅对于脾胃病,而且对相当一部分内科杂病也有良好的疗效。心腹痛安汤本身治疗腹痛疗效确切,临床上习惯将上述两个方剂合方使用,对于腹胀、腹痛等消化系统多种疾病,疗效更好(但需要排除相关器质性疾病,避免误诊误治)
365建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