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尚健康 耳聋、耳鸣找上年轻人,这类人尤其要注意!

健康星闻网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星闻网 > 明星健康 > 时尚健康 耳聋、耳鸣找上年轻人,这类人尤其要注意!
时尚健康 耳聋、耳鸣找上年轻人,这类人尤其要注意!
发布日期:2025-03-03 22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很多人,特别是觉得自己还年轻的人

可能从没想过

「耳聋」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

有一天会和自己扯上关系

直到某天早上,一觉醒来

一侧耳朵出现了异常的耳鸣

或者闷闷的好像堵着听不清声音

甚至严重到完全听不见

在网上随手一搜

有相似症状的人竟然不少

别大意

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耳朵不舒服

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

突发性耳聋

突发性耳聋一般指 72 小时内突然发生的、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,简称「突聋」。

突聋其实并不少见,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高发。但近十几年,突聋变得更年轻化了。

据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》所说, 中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从 2005 年到 2020 年上涨了 3 倍多 ,其中 20~40 岁人群占比超 60%。

很多人突聋并不是完全听不见,更多的是听力下降,有可能会伴随:耳鸣、耳闷、眩晕、听到声音就不舒服、耳周有点麻木等情况。

365站群VIP

在临床上,有一组数据,来形容突聋的具体症状:

看到这儿,出现过耳鸣、耳闷或头晕等症状的朋友,可能会有点慌。

别怕,有这些症状并不代表你第二天早上就会听不见了。

日常生活如果出现了耳鸣、闷胀感,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突聋呢?有两个很关键的要点:

➊   症状一般会持续半天、甚至更久的时间,且没有缓解。

比如偶尔耳鸣了一下,过了一会又好了,那可能不是突聋。但如果自己上午耳鸣,一直持续到下午,甚至第二天早上没有缓解……那就要警惕了。

网络图 + 自己 P

➋   突聋一般是单侧耳朵发病。

简单说就是:一只耳朵好好的,另一只却明显听不清、听不见了。

突发性耳聋,很少会出现双侧的听力同时下降。

临床上判断突聋,通常要测定两只耳朵的听力阀值,一侧耳朵的听力两个相邻的频率频段,下降至少要大于等于 20dBHL。

就像下图,右耳听力阀值基本正常的情况下

左耳听力曲线在低频、中频、高频

下降都超过 20dBHL

可以初步判断是突聋

如果以上两者同时中招,别犹豫,赶紧就医。

好好的耳朵

怎么突然就聋了?

一说起年轻人听力出现问题,不少人下意识会想到:

� � 耳机戴多了吧  

说实话,如果工作、通勤的时候,习惯长时间带耳机,且音量超过 60% ,确实可以导致内耳毛细胞损伤,增加听力突发受损的风险!

但对于突发性耳聋,耳机还真不是最关键的。

一个遗憾的消息:突发性耳聋可能有很多不同病因引起,但大多数患者……病因不详 [ 裂开 ]

365建站

听力是人体精密构建的生物信息处理系统,运作涉及到机械传导、电生理转换及神经信息整合,多重机制协同作用。

声音通过外耳道通过空气振动将声音传导至鼓膜、引发中耳听骨链的机械运动,再将声音传递至内耳,产生电信号之后,传递至听觉中枢,最后抵达听觉皮层。

这个过程中,有很多因素都会干扰听觉系统的正常运转,直接造成突聋。

比如病毒感染,常见的流感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等,可能会引起内耳炎症,导致听觉细胞的损伤。

如果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症、血栓等情况,也会影响内耳供血。一旦内耳供血不足,听觉细胞很有可能因为缺血而坏死。

还有一些免疫系统的疾病,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,炎症因子可能会攻击内耳组织,引发突聋。

在《突发性聋的治疗和诊断指南》之中还提到,精神压力大、睡眠质量差,很可能是突聋主要的间接诱发因素。

耳鼻喉医生也提到,来治疗突聋的年轻人,很多都有工作压力大、精神紧张或睡眠不规律的情况。

借用医生的原话:

互联网大厂,是突聋的重灾区!

发生突聋还有救

保护耳朵,从年轻人抓起

在临床上,有一个说法是,任何搞不清楚原因的突发耳聋,都可以放进突聋这个范畴之内。

也正因为病因不明,突聋很难去预防。

日常生活里,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:早睡不熬夜、适度运动减压。

同时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好的用耳习惯,直接给听觉系统,带来损伤。比如带耳机的时候,注意下音量和时长:

1)耳机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60%

2)连续使用不要超过 60 分钟

3)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

4)如必须使用,建议使用质量可靠的降噪耳机。

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、家人,不幸的出现突聋,一定一定一定要及时就医,越快越好。

千万不要觉得,耳朵的这点点不舒服,睡一觉就好了。

要知道,突聋,也被称为「耳梗」。

在医学上,但凡是能叫做「梗」的,比如脑梗、心梗,治疗的时效性都非常关键。

一旦有持续存在的听力下降、耳鸣、耳闷等情况,建议在 3 天内尽快就诊。

这种情况下,大概有 2/3 的患者,有希望在两周之内听力恢复。但如果不及时治疗,容易造成永久听力损伤,就会 ....... 真的聋了。

来自网络图:你的绘画女声

今天是全国爱耳日,我们一起摘掉耳机,上班适度摸鱼、减轻压力,晚上早点睡觉,保证睡眠;从而减少压力和睡眠对耳朵的不良影响。

至少在今天,好好的关爱我们的耳朵。

本文合作专家

盛海滨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 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 

耳科 主治医湿

本文审核专家

袁先道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    

耳鼻喉科   副主任医师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策划制作

策划:白露     |     监制:Feidi

插图:见图注     |     封面图来源:图虫创意

最近微信改版了,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

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� � 哦~



上一篇:娱乐健康 血少了,头发就白了,一个白发转黑的方子,滋补肝肾,把精血补到根上
下一篇:新闻聚焦 肝不好,人就废一大半,肝不好的5大证型,赶紧自查一下!

Powered by 健康星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