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从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条文中分类饮犯五脏:
一、水饮在心
心系背(唐容川语),肺俞在背(姚语)。
1.水气有余
条文:心下坚筑短气,恶水不欲饮,(茯苓甘草汤主之)。(与痰饮有关)(病人之所喜者,必其所不足也;病人之所恶者,必其所有余也)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2.心阳不足
条文:心下有留饮,其人背寒冷如掌大,喘咳,脉弦数(无力)者,(茯苓四逆汤主之)。(与痰饮有关)
二、水饮在肝条文:胁下支满,嚏而痛。(先与十枣汤)。(与悬饮有关)
三、水饮在脾条文:少气身重(防己黄芪汤主之。若不欲食,中脘痞闷者,理脾涤饮主之。若腹胀者,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)。(与溢饮有关)
(补充方)理脾涤饮:黄芪、白术、砂仁、白豆蔻、半夏、干姜
四、水饮在肺条文:吐涎沫,欲饮水,苦喘短气,脉浮滑(无力) 不弦,(根据脉浮细滑来),其脉虚者必苦冒,(补中益气汤合茯苓甘草汤主之)。(与支饮有关)
五、水饮在肾痰饮从上焦到下焦,一直与四饮中之痰饮有关。故其肾阳虚,命火不足,不能生脾土以制水为最主要原因。
1.水气有余
条文:假令瘦人脐下有悸,吐涎沫而癫眩,(小便不利或渴),此水也,五苓散主之。(与痰饮有关)
2.肾阳稍虚
条文:心下悸,短气有微饮(小便欠利而清,小腹不满者),当从小便去之,苓桂术甘汤主之。(与痰饮有关)
3.肾阴阳俱虚
条文:(若更怯寒,小便清长,甚则夜溺多,口舌干燥者)肾气丸主之。(与痰饮有关)
4.肾阳虚兼表
条文:膈上病痰,满喘咳吐,发则寒热,背痛腰疼,目泣自出,其人振振身润剧,脉沉,必有伏饮,(先与真武汤)。(与痰饮有关)
站群论坛[题外话]姚梅龄老师说:姚荷生的一生,是执着追求认识疾病和探求人类生命奥秘的一生;是怀着崇高人道主义精神、克服疾病和挽救生命的一生;是严谨治学、传承文化和传授技艺的一生;是淡泊名利,甘愿奉献的一生。他不但对中医学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,而且堪称中医后学的楷模。学习《伤寒论》这一路来,本人受到中医泰斗姚荷生先生治医思想的深刻影响,爱其作品,也爱其人品,期间反复阅读《伤寒论疾病分类总目》和《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纲目》。今日,摘录分享姚荷生大师的如下几件小事。1952年到1956年,卫生部至少下了三次调令欲调姚荷生去北京工作,这引起了蒲辅周老前辈的注意。1956年,蒲辅周有意延请姚荷生会诊6例“乙脑”后遗症。其中有一位女高音歌唱家,患流行性乙型脑炎抢救过来后却后遗失音症,作为歌唱家失音是很致命的。当时姚荷生发现其体肥胖,其脉沉滑有力,诊断她为风痰交结阻咽,治以“礞石滚痰丸”。至此蒲老仍不依不饶地问“她为什么会失音,难道治疗过程中我们有什么失误吗?”姚荷生拿起铅笔在病历中几处处方 “生石膏”上划上圈圈,说道:“这个患者偏胖,胖者多痰湿,虽有热,但痰湿是基础,若大剂量用生石膏(每剂的生石膏均在50g以上)为主,寒凉冰伏,则痰湿则易凝聚。”谈到这里,蒲老站起来拍拍姚荷生的肩膀,称“你是专家中的专家呀,后生可畏,后生可畏!” 3个月以后歌唱家又重新登台唱歌了。一男性血性腹水,邀请中西专家会诊,西医诊断为肝癌,但影像学并不明确。姚老把脉后诊断为胆囊癌,手术后发现原发病灶是胆囊癌。这是如何判断呢?姚老的经验,脉象判断病位在肝或在胆,看脉弦的程度;脉弦尤甚或弹指则病多在肝,若脉仅为较弦则病都在胆。福州军区某政委得了“尿血病”将近17年,腰痛时小便就呈纯血尿,有时候会伴随尿道疼痛。当年没有CT,他只做了膀胱镜、A超、肾盂造影等检查都没问题,而后他辗转多处求医治疗乏效。最后他到江西找到了姚荷生。姚荷生一摸脉,病人脉弦数急,尺脉弦旺,关脉也弦旺。姚老诊断为肝肾同源,肝肾血分之风热下迫导致纯血尿,风热下迫所以很频繁。于是就开了白头翁汤。病人吃了4剂就好了,再没发病。姚荷生老先生曾总结过一生的执业生涯:“我一辈子看了这么多重病和危急症,而从来没有“失过手”,全在于我的仔细与认真。”姚老从初执业起,就坚持用其自制的正规完整的病历表,来记录每位患者就诊的内容。他所制订的病历表分“初诊”和“复诊”两种。姚荷生曾三次为毛泽东主席看病,历任江西中医学院院长,1990年国务院授予其“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”称号。临床擅长治疗急性病及疑难杂病,救人无数、屡起沉疴、奇效如神。历时61年对《伤寒论》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,著作等身,但姚老对著书一丝不苟、欲求圣解,其文章鲜少发表,所以他的学术思想暂未广泛流传。姚荷生先生说:“我之所以将《伤寒论》拆得如此之细来系统研究,是希望将来学中医的大部分人不用花太多时间去读难以透彻理解的《伤寒论》原著。”漫言变化千般状,不外阴阳表里间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