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尚健康 中医高手偏爱之方!巧治口干舌裂,胆大心细,方能为医,此言不虚

健康星闻网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星闻网 > 健康时尚 > 时尚健康 中医高手偏爱之方!巧治口干舌裂,胆大心细,方能为医,此言不虚
时尚健康 中医高手偏爱之方!巧治口干舌裂,胆大心细,方能为医,此言不虚
发布日期:2025-03-25 21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图片

365站群VIP

(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。文中所述方剂,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。)

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诊断学》、《中医方剂学》

你好,我是中医人,文君然。

今天这篇文字,我想和你聊聊,用经方苓桂术甘汤,治疗舌裂口干的故事。

闲言少叙,我们开板就唱。

站群论坛

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,当时43岁。初诊时间是1975年的6月份。

此人早在9年前,就有口中时常干渴的毛病。渴到什么程度呢?就是平均每天得喝光8到10个暖水瓶。你说这吓人不吓人?

图片

不喝行不行呢?肯定不行,患者会觉得口干舌燥,难以忍受。

这么容易渴,会不会是糖尿病啊?患者还真就特意到医院检查过。结果证实,人家没有糖尿病,一切都挺好的。

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有西医诊断,说这很可能是内分泌失调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。但是经过用药,效果不好。患者也看过中医,喝过汤药,疗效也是微乎其微。

后来,患者找到一位医家,事情有了转机。

刻诊,患者脉象濡而缓,舌面有明显的裂纹,舌光而干燥。看到从前医家给的方子,绝大部分都是滋阴之品。有的,甚至麦冬重用30克。

了解到这些以后,医家经过谨慎考虑,决定换一个从前没人走过的思路。书方如下: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藿香9克,茯苓15克,桂枝6克,白术15克,甘草6克,半夏12克,薏苡仁15克,干姜4.5克。

结果如何?患者服用3剂以后,干渴的感觉自觉缓解很多,晚上喝一暖瓶的水就够了。这时候,原方去掉藿香、半夏、干姜,加黄芪30克,防己9克,大腹皮12克,桑白皮25克,益智仁9克,赤小豆15克,补骨脂9克。

图片

这一次,患者服用5剂,舌裂基本消失,口渴等其他感觉继续减轻。医家再书方党参15克,茯苓15克,白术12克,莲子12克,扁豆15克,薏苡仁24克,山药15克,甘草6克,乌梅15克,肉苁蓉15克,牛膝9克。

患者连服10剂,诸证悉平。

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。它最初刊载于1976年的《陕西新医药》上。

来,我们简单研究一下。

这个患者,主诉口渴,舌光干燥,舌有裂纹。

就这个事儿,摆在这里,我们应该第一时间想到阴虚,津液不足。

医案里患者之前的大夫,重用养阴生津之品,基本上也都遵循这个思路。

但是,这里有一个问题,就是患者脉象濡缓,根本不是常规的阴虚脉象。而且,患者就诊的时候,精神萎靡,面色晄白,平常还容易打哈欠。

这些,都在告诉我们,患者不应该是阴虚口渴。相反,她可能有一点阳虚。具体讲,是脾阳不足,津液不化。

我们知道,人体内的津液,必须经过有效输布,才能被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,起到滋润濡养作用。而这个输布,需要动力。此动力,就是脾阳。

但是,现在这个患者,精神萎靡,面色晄白,这就有一点脾阳不足的意思了。再加上其脉象濡缓,濡缓脉,主虚证和湿证,所以,患者脾阳不足的问题,基本上可以肯定了。

脾阳虚,津液就无法输布,患者无论怎么喝水,她都会口渴。舌光干燥、舌有裂纹,都是脾阳不足的结果。而且,患者越是无节制地喝水,脾阳越弱。因为你输布不了津液,水分进来了,都成了痰湿,痰湿困脾,患者脾阳就愈发受损。

因此,这个时候,就得温运脾阳,化解脾湿。而这么做,又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勇气。因为一旦思路错了,无疑就加重患者的干渴。

当然,医案里的医家经过谨慎考虑,还是走了温运脾阳的路子。方子,是苓桂术甘汤加减:

藿香9克,茯苓15克,桂枝6克,白术15克,甘草6克,半夏12克,薏苡仁15克,干姜4.5克。

其中,茯苓健脾利湿,桂枝温阳化湿,白术健脾燥湿。藿香芳香化湿。半夏燥湿化痰。薏苡仁健脾利湿。干姜,辅助桂枝温阳化湿。

图片

坦率说,医家这么一用,也有一点投石问路的感觉。当患者用药以后改善明显的时候,医家果断增加了一众利水之品,比如黄芪、防己、大腹皮、桑白皮、赤小豆。

再后来,患者状态越来越好,就纯以健脾之方善后。

总之,这个辨治的思路,是胆大又心细的。面对口干口渴舌裂,没有走滋阴生津的老路,而是温运脾阳。这充分说明了医家的见地,和辨证的功力。

其实,在我们初学中医的时候,老师就教诲我们,临证一定要胆大心细。只有心细,才能发现蛛丝马迹,收集到尽可能齐全的四诊资料。只有大胆,才能做出决断,甚至有出人意料的正确思路。做到这都两者的结合,不容易。至少在今天的我看来,还远远不到火候。

所以啊,我把这类成功的医案故事写出来,分享给我的读者。希望在我们的这个小圈子了,真正能出现几位胆大心细、辨证准确的中医人。真能这样,就太好了。

好了。这个事儿,我们就聊这么多。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健康资讯 食饮有节 普洱茶的秘密就在《黄帝内经》中
下一篇:榜样力量 广西:全面提升结核病防治能力 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

Powered by 健康星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