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;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,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“艺术加工”成分。喜欢点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。
老张最近总觉得耳朵里嗡嗡响,像是有只蚊子在脑袋里打转,尤其是晚上,越安静越明显,吵得他睡不着觉。去医院一查,大夫说是耳鸣。老张一听就纳闷了:“这耳朵也没进水,咋就响个不停呢?”
其实耳鸣这毛病啊,很多人都觉得是上了年纪才会有,可现实是,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开始被耳鸣折磨。熬夜、压力大、用耳过度,甚至天气变化,都可能让耳朵里“闹腾”起来。更有不少人听信偏方,拿根棉签捅耳朵,结果越弄越严重。
有人说耳鸣是“淤血堵耳”,还有人觉得是“火气太大”,各种说法满天飞,到底咋回事?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耳鸣到底是怎么回事?真的是“淤血堵耳”吗?又该咋治?
耳鸣是咋回事?真是“淤血堵耳”?
很多人一听“淤血”,就觉得是血流不畅,得活血化瘀。但耳鸣的成因可没那么简单。耳鸣其实是听觉系统的一种“错误信号”,就像家里的电路老化了,时不时“滋啦”一下。
正常情况下,我们耳朵的听觉神经会把外界的声音传到大脑,但如果听觉神经受损、血流不畅或者神经过度兴奋,大脑就会自己“编”出一些声音,让你感觉耳朵里一直有响声。所以耳鸣不单单是“淤血”那么简单,它可能涉及到神经、血液循环,甚至是情绪问题。
365建站有些人耳鸣是因为血管问题,比如高血压、动脉硬化,血流不稳定,耳朵里就像有股水流涌动。有些人则是神经疲劳,长期熬夜、情绪紧张,耳朵里的神经“过载”,结果听觉系统自己“演奏”起了小夜曲。
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耳鸣就是“淤血堵耳”,更不能随便用活血药。关键得看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耳鸣,对症下药,才能治得准!
耳鸣的“幕后黑手”到底是谁?
你可能不信,耳鸣这毛病,真是“百因百果”,不同的人,原因都可能不一样。但总结下来,主要有这么几个“幕后黑手”:
第一,年纪大了,耳朵“零件”老化了。就像机器用久了会磨损,人的听觉系统也一样。60岁以上的人,差不多1/3都会有耳鸣,这就是典型的“老年性耳鸣”。
第二,血管不通,耳朵“缺粮”了。耳朵里的微小血管要是被“废物”堵住了,供血不足,听觉神经就容易出问题。这种情况在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身上很常见。
第三,噪音伤害,耳朵“超负荷”了。工地、KTV、地铁站,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里,听觉神经容易受损。年轻人戴耳机听歌时间长,也容易得耳鸣。
第四,熬夜、焦虑,耳朵“累坏了”。现代人压力大,晚上睡不好,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,耳朵也跟着“紧张”,时间久了,耳鸣就找上门了。
第五,耳朵里“藏东西”了。比如耵聍(耳屎)堵住了,或者中耳炎、耳道感染,都会让耳朵“闹脾气”。
看吧,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,真不只是“淤血”那么简单。所以别迷信“活血化瘀就能治耳鸣”,得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!
三味中药,活血通窍,让耳朵安静下来
既然耳鸣的成因这么复杂,那是不是就没办法治了?当然不是,中医讲究“辨证施治”,针对不同的耳鸣类型,有相应的调理方法。今天给大家介绍三味中药,专门针对血瘀型耳鸣,活血通窍,让耳朵安静下来!
第一味,丹参活血化瘀,疏通耳部血管。丹参有“活血不伤血”的特点,能改善微循环,特别适合血瘀导致的耳鸣。
第二味,川芎行气活血,改善供血。川芎能扩张血管,增加血流量,帮助耳部组织“吃饱喝足”,减少耳鸣的发生。
第三味,石菖蒲开窍醒神,安神助眠。耳鸣常常伴随睡眠问题,石菖蒲能安神定志,让神经系统不再“胡乱放电”,帮助耳朵恢复正常。
这三味药搭配在一起,既能活血,又能安神,特别适合血瘀型耳鸣的人。当然,耳鸣的成因复杂,具体用药还是要找专业医生辨证施治,别自己乱吃药。
养好耳朵,远离耳鸣,这几件事一定要做
第一,少熬夜,情绪稳。很多耳鸣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:压力大、睡眠差。想让耳朵安静,先让自己安静,晚上别老刷手机,早点睡觉,别让神经过度兴奋。
第二,别老戴耳机,控制音量。长时间戴耳机、听大音量音乐,会让耳朵“超负荷”,时间久了,听觉神经容易受损。音量别超60%,连续听歌别超过1小时,给耳朵点喘息的机会。
第三,注意血管健康,少吃油腻食物。高血脂、高血压的人,耳鸣的风险更高。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Omega-3的食物(比如深海鱼),有助于血管健康。
第四,耳朵不舒服,别乱掏。很多人一耳朵痒就拿棉签捅,结果把耳屎越推越深,甚至弄伤耳道,导致感染。耳朵痒可以滴点橄榄油软化耳屎,再去医院清理,别自己瞎折腾。
耳鸣虽小,但影响不容小觑。如果你的耳鸣持续超过一周,或者出现听力下降、头晕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别等到听力受损了才后悔!
参考资料:
1. 《中医耳鼻喉科学》,人民卫生出版社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2. 《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》,人民卫生出版社
3. 《中医药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》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