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健康 泽泻饮与麻杏苡甘汤

健康星闻网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星闻网 > 健康时尚 > 娱乐健康 泽泻饮与麻杏苡甘汤
娱乐健康 泽泻饮与麻杏苡甘汤
发布日期:2025-01-27 15:14    点击次数:85
原创 林佳明 林氏医门 2023-09-07 18:32 发表于广东收录于合集#理湿经方在临床中运用的体会8个

泽泻饮

林氏医门

泽泻饮,也是我常用的方子,但往往跟其他方合用。其中就是重用泽泻,泽泻具有非常好的消水作用,也就是化浊饮,但是需要重用,我常用24g-90g。

《金匮要略》:“心下有支饮,其人苦冒眩,泽泻汤主之。”

泽泻五两,白术二两。上二味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分温再服。

在《本经》:泽泻主风寒湿痹,乳难,消水,养五脏,益气力,肥健。也是重用泽泻。治疗眩晕,考虑痰浊引起的,我喜欢用这首方子加减,很少没有效果的。泽泻这个药我比较喜欢用,在五苓散中我也常重用。

静脉曲张案

女性,74岁。

因双下肢静脉严重曲张不愿手术来诊。

刻诊:有头晕,以晕沉感为主,双下肢麻木,双下肢皮肤蚯蚓状隆起。舌质淡,苔白,边有齿痕,脉沉细弱。

查凝血功能未见异常,MRI提示腔隙性脑梗,脑干没有问题,采用中医内服及火针放血来治疗。

六经辨证:太阴病,里虛里寒,水饮冲逆,清阳不升,夹瘀血。

拟方:四逆汤、苓桂术甘汤、泽泻饮、桂枝茯苓丸加减。

蒸附片15g,干姜15g,赤芍20g,茯苓20g,白术20g,桂枝15g,丹皮10g,桃仁10g,牛膝30g,薏仁30g,泽泻24g,陈皮15g,天麻30g,3剂,日一剂,水煎服。

主要治疗:用火针,刺络放血,火针刺络放血是利城主任结合了贺氏三通针后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,在治疗痛症方面,中风,脊髓病变,腰椎病变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。

经过经方、火针同治后,调整附子的剂量,同时二诊的时候,改了四逆汤、黄芪桂枝五物汤、桂枝茯苓丸加减。

治疗了11天,患者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,已经没有头晕,下肢静脉曲张改善非常明显,阿姨也是比较满意。整个静脉曲张几乎看不到了。

头晕案

女性,51岁(网诊案例)。

主诉:头晕6天。

阿姨发来信息:你好!我是4月3日早上起床感觉头晕,吃东西吐,在诊所里挂了三天点滴,医生说是眩晕症,但是这几天总是感觉还是晕,在床上躺着就好多了,我2014年晕过,在医院看过,检查了医生说是眩晕症,我看过中医林佳明的日记,想问问眩晕症用什么方子治疗。口苦,易心烦,胃口一般,头晕目眩,大便一天一次,大便黄,饮少,喜饮热,午后犯困。舌淡、润、水滑,苔白,脉以沉细为主。

六经辨证:太阴病,水饮上逆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

拟方:苓桂术甘汤加泽泻饮、二陈汤。

茯苓30g,白术20g,桂枝10g,炙甘草6g,泽泻24g,陈皮12g,天麻30g,5剂,日一剂,水煎服。

结果:服用5剂后就不晕了。

按语: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比较好的效果,本例的辨证其实不难,太阴病,水饮上逆,浊阴不降,恢复气机升降头晕即解,比较难以判断口苦,心烦,考不考虑少阳?

因为是网诊患者,患者主要以水饮上逆为主,心烦可为头晕引起,口苦诊为少阳证据相对不足,先开了药后,看临床症状反应,假如水饮解决了,还有口苦,再回调少阳。用了方子后,整个症状都好了。

麻杏苡甘汤

林氏医门

在经方医学体系里面,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属于:

病位:表,里。

病性:阳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365站群

六经:太阳阳明合病。

365站群VIP

我在临床中运用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的体会:一身尽疼,身重,午后发热,身痒,脉浮数等临床症候反应。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,这次新冠病毒感染、皮肤病、痛症都有广泛的用武之地,是我常用的一首方。

这首方出自《金匮要略》卷上痉湿暍病脉证第二:“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,日晡所剧者,名风湿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也。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。”

麻黄(去节)半两,炙甘草一两,薏苡仁半两,杏仁十个(去皮尖,炒)。

煎服法:上四味,剉麻豆大,每服四钱匕,水盏半,煮八分,去滓。温服,有微汗,避风。

本方治疗风湿在表,阳明郁热一身尽疼痹症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薏仁:味甘,微寒。主筋急,拘挛不可屈伸,风湿痹,下气。久服轻身益气。其根下三虫。

从本经中可以看出,薏仁确实是治疗一身尽疼妙药,主筋急,拘挛不可屈伸。

在临床中,我不拘泥于上述的剂量,薏仁会大剂量的使用,45g-90g。

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,三拗汤基础上加了薏仁,具有解表、祛风、除湿、解痹作用。

注意条文讲的病因:汗出当风,久伤取冷,这是现代很多人都有的。

痛风案

男性,62岁,装修工人。

主诉:双下肢肿痛2周。

现病史:患者诉2周前出现双下肢肿痛,不能行走,在当地诊所以痛风治疗,给予西药、针灸等症状未见好转,经朋友介绍来诊。详细问之,其装修,在高温下,出很多汗,由于工作关系,旁边有个大风扇呼呼的转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查其双下肢肿痛,有灼热感,汗出。舌淡红苔白,脉浮数。

六经辨证:太阳阳明合病。

拟方: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减。

麻黄10g,杏仁10g,薏仁75g,炙甘草6g,牛膝15g,苍术30g,5剂,日一剂,水煎服。

患者服用三剂后,下肢肿痛明显减轻,后继续服用7剂,症状完全消除,叮嘱其工作时,衣服湿了及时擦干,带多几套衣服,及时更换。

日光性皮炎案

女性,35岁。

在云南旅游时“受凉”后出现颜面皮肤发红,灼热感,瘙痒。反反复复治疗了1年,症状时轻时重。当时我就给她开麻杏石甘汤加薏苡仁,病人吃了3副药症状就基本消失了。

后来这个病人就成了我的忠实粉丝,还给我介绍了许多痤疮病人。这个病人又发作了一次,她直接找我,我一看这个症状还是麻杏石甘汤证。

所以我跟她开玩笑,说你跟这个处方结缘了,按照这个处方再抓3副吧。她吃了3副以后效果非常好,还说我得把这个处方收着以备用。

作者简介

做一代经方传人

林佳明,来自钦州的一个小城,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,传承经方。

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,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6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。

学生来自全国各地,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,深受百姓欢迎。

2022年7月,与利城老师出版了《林佳明经方实践录》,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6年的一个小结。

崇尚仲景医学,六经辨证,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、多发病,做经方一代传人。

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、多发病、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(脑中风)及后遗症。

反复发作性眩晕、顽固性失眠、痴呆、癫痫、帕金森病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头痛、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。

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、眩晕、不寐、郁病、头痛、消渴、咳嗽、发热、哮病、喘证、胃痛、胃胀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不孕及肿瘤术后、眩晕头痛以及颤震、咳嗽、喘证、胸痹、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。

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,注重兴阳、温阳、扶阳学术思想运用,强调本气自病,重视先后天两天。

作者丨林佳明

编辑丨曾静怡

校对丨马煜文

收录于合集 #理湿经方在临床中运用的体会 8个上一篇肾着汤运用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娱乐健康 一药解一症,中药鼎三药25方全攻略!
下一篇:健康潮流 不会此方,枉为中医!使用率奇高的方子,清化痰热,横扫一切神志病

Powered by 健康星闻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